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适老版 | 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 辐射安全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3月12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 2025-03-12

来源:昭通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受理的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3月12日-2025年3月18日(五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传真):0870-3187889

通 讯 地 址:昭通市昭阳区环城东路419号

邮     编:657000

 

2025年3月12日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马楠坪厂光伏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

建设地点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大关县

建设单位

永善盛黔新能源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恒特技术咨询(云南)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拟建1回220kV线路,线路起于马楠坪厂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220kV出线间隔,止于甘顶500kV变电站220kV进线间隔;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路径长20.9km,共66个塔基;导线选用:10mm冰区、20mm冰区采用2×JNRLH1/LB20A-400/50型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30mm冰区、40mm冰区采用2×JNRLH2/G5A-400/50型钢芯高强度耐热铝合金绞线;地线选用:500kV甘顶变电站进线段及30mm和40mm冰区段采用OPGW-24B1-150复合光缆,其余段采用OPGW-24B1-120复合光缆。

项目总投资4114万元,环保投资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废水、固废、扬尘、噪声、生态等。

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生态等。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一)废水:(1)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民房,不单独设置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化粪池等设施进行处理。

(2)涉及废水产生各个施工点均应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宜满足废水收集要求,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作塔基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外排。(3)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开雨季土石方开挖作业。(4)落实文明施工原则,施工废水不外排,采取有效的拦蓄措施,防止施工废水进入附近水体。(5)在线路跨越河流架线施工时,采用一档跨越的方式,不在河中立塔,架线时采用飞艇、动力伞或无人机等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对河流的影响。

(二)固废:(1)生活垃圾:各施工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袋装后运往附近垃圾收集点由当地村庄垃圾清运人员转运处置。(2)建筑垃圾: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运至建筑垃圾堆场进行妥善处理。(3)施工土石方:本项目建设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塔基施工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注意表土保护,施工结束后按原土层顺序分层回填,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土石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天施工,开挖的临时土石方采取覆盖的措施,及时回填。

(三)扬尘:(1)在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时洒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2)运输车辆在运输细沙等易起尘物料时采取了遮盖、密闭的措施减少粉尘洒落;(3)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4)采用清洁能源并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修补损坏的机械,减小施工机械废气、运输车辆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噪声:(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施工材料运输安排在白天进行;(2)合理布局机械设备,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工况;(3)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减速并减少鸣笛。

(五)生态:1、土地保护措施:(1)建设单位应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不得超范围施工。(2)对开挖后的裸露开挖面用防尘布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应采取回填等方式妥善处置,临时堆土应采取围护拦挡措施,并在土体表面覆上防尘布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3)优化塔基布置,输电线路塔基尽量避开农田、耕地,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尽量布置在农田、耕地边角处,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4)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临时占地占用的农田、耕地面积,必要时用彩条布、钢板等隔离,减少对农田、耕地的耕作层土壤的扰动和破坏。(5)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早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并根据土地利用功能及早复耕或植被恢复,避免水土流失。

2、植被保护措施:(1)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及林地较好的区域,尽量利用自然地势和环境,严格按照施工征地红线进行规范施工,合理划定施工范围,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的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暂时保存表层土用于今后的回填,以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植被的恢复,临时表土堆场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坡度大于15°的地区施工时应及时在坡脚处设置草袋挡土墙挡护或坡面种植草本植物等防护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工程完工后应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对粒径大于5.0cm的碎石块进行捡拣选去除。(3)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塔基占地区周边、临时占地区(牵张场等)附近植被的恢复,采用当地的土著种,根据当地原生植被类型进行恢复,尽量与周围植被及植物种类保持协调,对栽种的树木和植被要进行人工深度养护,确保树木、植被的成活率。(4)积极进行环保宣传,控制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监督;在工程管理机构,应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及报告制度。工程施工期、运营期都应对植物的影响进行监测或调查。

3、动物保护措施:(1)优化输电线路路径,综合比选,尽量避开沿线植被较好区域,靠近生态敏感区施工时,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活动对区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2)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禁捕捉野生动物。(3)在跨河架线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污水的处理工作,不能随意排放至水体中,并禁止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水体。(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避开野生动物繁殖高峰期施工;(5)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对高噪声设备,应在其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单围障,以降低其噪声影响。(6)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尤其要禁止在非施工区点火、狩猎等。(7)为避免塔杆表面金属光泽的反光干扰鸟类视力,可在塔杆顶部上涂上鸟类飞行中较易分辨的橙红与白色相间的警示色,以减少鸟类碰撞输电线路的概率。(8)项目施工中应采用最新科技避免鸟类接触输电线路及线塔,如安装绝缘护套、保护网等措施。(9)对塔基临时施工区以及牵张场、跨越施工区等应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10)在项目区内特别是在林地区域内设置告示牌和警告牌,加强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保护。

4、对“三场”的保护措施:(1)对“三场”占地区域进行定期洒水,减少干燥天气扬尘产生量。(2)对“三场”区域进行篷布遮挡,减少扬尘产生及水土流失。(3)施工区和堆料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有效预防雨天造成水土流失。(4)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施工设施,并进行植草绿化或恢复原有植被,选择当地常见树种进行绿化。

5、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1)进一步局部优化塔基位置,确保塔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线路杆塔定位时使线路塔基尽量远离生态保护红线。(2)跨越塔塔基的设计因地制宜采取全方位长短腿配高低基础,最大限度地适应地形变化的需要,避免塔基大开挖,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占地和土石方量,保护生态环境。(3)在线路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处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的飞艇、动力伞或无人机等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4)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三场”及临时占地,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5)临时施工道路尽可能利用保护区内已有乡村公路、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局部交通条件较差的山丘区,尽可能通过人力或畜力将施工材料运至塔基附近,施工道路不得占用生态保护红线。(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边界,在施工过程中不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内。(7)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8)工程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必须组织和督促施工单位清理施工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禁随意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丢弃、贮存、堆放或填埋。(9)施工结束后开展土地整治,进行植被和迹地恢复。

运营期:(一)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工程投运后及时进行电磁环境监测,确保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限值要求。(2)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二)噪声:(1)工程投运后及时进行声环境监测,确保线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2)在线路塔基处粘贴、悬挂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加强线路沿线巡查与宣传,确保线路电力保护区范围内不新增住房、学校、幼儿园、医院、厂房等环境敏感目标,避免环境纠纷。

(三)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对运行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运行维护人员不得随意砍伐线路沿线树木。(2)加强永久占地两侧植物的保护,在不影响输电线路正常供电的情况下,不得随意破坏植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