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支持IPV6
温馨提示: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06 点击数: 来源: 昭通市财政局字号:【 [复制链接]

监督索引号53060003100011000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2年8月21日在昭通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昭通市财政局  童友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和市本级财政决算主要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7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9.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426.1亿元、上年结余收入31.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亿元和调入资金30.9亿元,收入总计639.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0.6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8亿元、调出资金1.8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4亿元、补充预算周转金﹣0.3亿元、债务还本50.7亿元和年终结转15.8亿元,支出总计639.8亿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结余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数相比,返还性收入减少0.1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7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66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310万元、调入资金增加6.1亿元,上解支出减少0.7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5.3亿元、调出资金增加1.5亿元、年终结余增加0.4亿元。以上情况,属决算整理期正常变动。其中:调入资金增加6.1亿元的主要原因是三峡集团缴入的白鹤滩水电站项目跨省域耕地补充资金;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5.3亿元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跨省域耕地补充资金结转至2022年结算办理,2021年末作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处理。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4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9.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426.1亿元、上解收入5.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3.1亿元、调入资金8.2亿元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亿元,收入总计532.7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8亿元,加上对下补助支出372.2亿元、上解支出5.7亿元、调出资金0.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46.9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7亿元和年终结转9.5亿元,支出总计532.7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结余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数相比,返还性收入减少0.1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7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66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减少0.9亿元、调入资金增加6.2亿元,返还性支出减少0.1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增加21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增加663万元、上解支出减少0.73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5.3亿元、调出资金增加0.89亿元。以上情况,属决算整理期正常变动。其中:调入资金增加6.2亿元的主要原因是三峡集团缴入的白鹤滩水电站项目跨省域耕地补充资金;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5.3亿元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跨省域耕地补充资金结转至2022年结算办理,2021年末作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处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9亿元,加上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47.1亿元、上级补助5.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7.2亿元和调入资金1.9亿元,收入总计206.4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8.7亿元,加上调出资金12.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50万元、年终结余6.5亿元和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2亿元,支出总计206.4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及结余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数相比,调入资金增加1.7亿元,调出资金增加1.5亿元、年终结余增加0.15亿元。以上情况,属决算整理期正常变动。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1亿元,加上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47.1亿元、上级补助5.3亿元、上解收入5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0.6亿元和调入资金1亿元,收入总计160.2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亿元,加上补助下级支出5.7亿元、调出资金0.9亿元、上解上级支出50万元、年终结余0.3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00万元和专项债务转贷支出78.4亿元,支出总计160.2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及结余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数相比,调入资金增加1.04亿元,调出资金增加0.89亿元。以上情况,属决算整理期正常变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288万元和上年结余收入0.1亿元,收入总计4.3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7万元,加上调出资金4.2亿元和年终结余278万元,支出总计4.3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43亿元,加上上级补助﹣288万元,收入总计0.40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安排支出,加上补助下级支出﹣288万元和调出资金0.43亿元,支出总计0.40亿元。

      全市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及结余情况,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2.0亿元,支出85.8亿元,当年收支结余16.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21.9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及结余与年初向市人代会报告相比,收入减少64亿元,支出减少65.6亿元,主要原因是根据财政部要求,按照统筹层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数据由省级统一填报。

      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不分市本级和县区级。

      二、2021年预算执行成效及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2021年,按照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市政府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效能财政、安全财政”,认真落实财税政策,大力强化收入征管,科学统筹财政资源,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效能,实现了财政改革发展的“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多措并举,做大“财政蛋糕”。一是厚植财源基础。增强企业缓税与财政增收的协同性,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新增减税7.4亿元,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涵养财源。积极支持铝、硅和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夯实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基础。二是加强收入管理。加强财政收入与经济运行、行业走势、政策走向等因素的协同分析,坚持税收与非税同步抓,强化收入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大关,当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1.1%,收入质量居全省各州市第3位。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导向和支持方向,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426.1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28.48亿元,规模排全省第3位。四是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其他财政资金、财政拨款资金与非财政拨款资金、不同年度间财政资金、部门自有收入的统筹,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

      (二)突出重点,分好“财政蛋糕”。一是坚决落实“三保”责任。压实县(市、区)“三保”责任,严格按照“三保”优先的顺序安排财政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在2021年省委综合考评中,昭通市县级“三保”责任落实指标获得满分20分。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推进优化支出结构改革,坚持“有保有压”,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市“三公”经费支出1.8亿元、同比下降8.9%。三是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下达疫情防控财政补助以及疫苗接种等资金1.3亿元,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成农林水支出112.2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达创文、创卫工作经费4.2亿元,支持“双创”工作提质增效。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筹措市级前期工作经费1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完成节能环保支出16.3亿元,加大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力度,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用于流域国土绿化。完成民生支出45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三)依法理财,管好“财政蛋糕”。一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和以收定支、有保有压原则,切实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财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切实发挥资金效益。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结果指导预算安排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2021年,收回市县财政低效无效资金825.53万元。三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围绕“借、用、管、还”,管好用好新增债券资金,按时还本付息。2021年全年偿还政府债务本息53.6亿元,未发生政府性债务本息逾期情况,全市和市本级债务均在限额内运行。四是严格财政国库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库款管理、分析和调度机制,完善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与库款规模挂钩机制,保障库款规模合理适度,有效提高库款使用效益。持续推进财政往来款项清理,当年末全市暂存款和暂付款规模比年初分别下降54.18%和3.0%,暂付款规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控制在5%以内。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市财政部门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出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2021年全市账面资产总计1426.2亿元、增长67.9%,其中:账面负债总计191.1亿元、增长5.4%,账面净资产总计1235.1亿元、增长84.8%。增加主要原因是2021年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公路资产专项清查工作,全市保障性住房新入账68.8亿元、公路资产新入账400.6亿元。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效能。一是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紧跟中央、省改革步伐,先后完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公共文化等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规范市县两级支出责任分担方式和比例。二是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建立覆盖全部业务类型、业务流程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公务差旅网上报销“单轨制”制度。三是实施政府会计核算管理改革。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上下级财政之间、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的财务核算数据全面贯通,实现全市会计核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集中化管理。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开展代理机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投诉事项,切实履行监管职责。2021年政府采购规模为23.32亿元,节约资金1.34亿元。五是推进阳光财政建设。深入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组织财政收支真实性自查及抽查。对预决算信息公开常抓不懈,2021年全市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在全省位居前列。六是认真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市审计局发现的市本级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中存在的财政专户管理、非税收入缴库、资金分配下达和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等方面问题,均在2021年完成整改。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尽管2021年以来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增税源支撑不足,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三保”矛盾依然突出,基层财政保障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市场主体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当前财政运行情况,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发展培税源,增强保障能力。认真学习研究省财政厅着力推进的四项改革和奖补政策,巩固提升电力、烟草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增重点税源,厚植财源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抓好市场主体培育,不断加快发展涵养税源,拓宽增收渠道,破解财源接续不佳的难题,推动财政收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中央、省政策导向和支持方向,抓住省财政厅挂联帮扶和财政部将昭通市列为基层调研联系点的机遇,围绕推进实施“六大战略”,找准比较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大力争取上级对我市的倾斜支持。

      (二)抓重点防风险,坚决守牢底线。严守财经纪律,始终坚持“三保”优先,压实县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分级防控、分类管理”工作要求,加大“三保”预算审核和预算执行监测力度,管好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继续做好库款专项调度,确保“三保”不出任何问题。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项目审核把关,依法依规融资举债。坚持“谁举债、谁使用、谁负责、谁偿还”,确保按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扎实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三)推改革促支出,提高资金绩效。继续加快和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深入分析影响资金支出进度的难点堵点,强化预算执行调度,有效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零基预算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结合,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切实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四)转作风提效能,强化财政管理。围绕省委推进作风革命、提升机关效能和市委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两个专项行动”,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以积极主动态度谋划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工作,在财政系统大力弘扬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真能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财政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60003100011111


 


  
发布人:
主办单位:昭通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0-2138980 备案号:滇ICP备19006973号-1 网站标识码:5306000012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124号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