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转载大众日报
访问次数:


卢辉的公益善举源于大学时期。1997年出生的卢辉现任城南中学政治教师,大学期间参与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助人的热忱,他当即填写了志愿捐献书,并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5年1月,卢辉老师接到与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第一时间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后续的捐献工作。为确保捐献顺利,他主动调整教学计划,积极配合完成高分检测和捐献前准备工作。鲜为人知的是,这已是他第二次配型成功——2024年的首次配型因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实现,成为他心中久久的遗憾。
2025年4月3日,卢辉老师在昆明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捐献25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卢辉老师的善举创造了多个“生命数字”,他是全国第19754例,云南第451例,昭通第41例,镇雄第8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据镇雄县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每年新增血液病患者总数约为30万至40万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仅为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每一例成功捐献都弥足珍贵。
“造血干细胞捐献通过外周血采集,安全、科学,不影响捐献者健康。”镇雄县红十字会呼吁更多18-45周岁健康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中来,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