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适老版 | 支持IPV6
政府信息公开
首页 重大民生信息 乡村振兴

大关县培育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群众

发布时间: 2023-05-16
来源: 昭通市乡村振兴局

大关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立足“中国独有、大关独大”的筇竹资源,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发挥优势,培育“一县一业”。大关县“冷湿寡照”的独特气候,是全国乃至全球最适应筇竹生长的区域,县域分布天然筇竹20.83万亩、占全球总面积的59%,孕育了“中国独有、大关独大”的稀缺性资源。充分利用筇竹的资源独特性、唯一性,实施聚焦战略,发展“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创建100万亩筇竹100亿元产值“绿色食品牌”。筇竹笋年产量从2018年的1.8万吨提升到3.17万吨,每公斤价格由5元上升至10元;竹材年产量从0.4亿根提升到2.5亿根,全县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4.8亿元。

全链布局,促进融合发展。一是科技育竹强一产。建立科研技术合作,与西南林业大学共建筇竹研究院,从采种、育苗、栽种,到管护、低效林改造、技术攻关、科技引领,高质量建设“ 100万亩竹林+100万亩药材”筇竹基地。推广应用国家专利技术培育筇竹轻基质容器苗,人工种竹71.62万亩,成活率从40%提高到98%。建成全国农业教育“大关筇竹科技小院”4个、筇竹研究院“科技竹园”25家、“两山”理念实践与筇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6个。二是园区引领提二产。实行“一园一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投入6.39亿元建设竹笋、竹材2个加工园,引进企业入驻园区,依托“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商标、筇竹笋农产品地理标志,推进竹笋、竹材、笋壳等全链条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林森为龙头,汇竹、鑫兴、昭笋、羲之竹、源竹虹等笋材及延伸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竹海康养拓三产。构建“筇竹+文创+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将筇竹元素深度植入大关的山、水、云、茶、瀑、泉,高品质打造一批竹林休闲生态园、竹文化博览园和竹林康养体验中心,着力构建起“筇竹+文创+旅游”融合发展良好格局。

助农增收,发挥筇竹效益。一是政府引导。成立竹产业发展中心,编制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近三年财政资金投入筇竹产业占产业投入的50%以上,发放“竹业贷”3.59亿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708家、农户4106户。举办筇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大关县首届筇竹文化节,为筇竹产业发展赋能增彩。二是主体带动。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培育涉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11个,培养“筇竹工匠”5名、“筇竹乡土人才”58名。三是群众主动。竹农对筇竹产业逐渐从“动员干”到“争着干”、从“要我种”到“我要种”转变,“我养竹三年,竹养我三代”。全县发展筇竹产业覆盖农户3.7万户17.3万人,丰产区人均增收32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