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相关要求,市民政局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部门职责及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
昭通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包括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慈善事业等工作;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包括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围绕优抚双拥和安置,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包括双拥、抚恤优待、复退军人安置、军供保障、军休服务等工作;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包括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工作。
2018年,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上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为遵循,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着力加强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和平台基础建设,重点推进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公开,积极推进业务和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和工作宣传,推动民政工作更加公开透明。重点公开全市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残疾人福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地名标志管理、地名命名更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慈善信托管理、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殡葬改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政策制度及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推进情况
(一)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民政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办公室的领导任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抓具体的工作格局,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还落实了由办公室主任抓总协调、专人负责审核发布,举全局之力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年来,局党组书记、局长相继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2次、局长办公会议3次,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5次,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平台建设等重点事项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为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8年,市民政相继投入经费5万余余元,建成了“昭通市民政局”网站、“昭通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昭通市社会组织”微信公众号,大力公开民生保障领域政务信息。同时,市民政局还积极组织向“云南省民政厅”网站、“昭通市人民政府网站”“昭通市机关党建网”“昭通新闻网”“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等媒体网站,积极发布政务信息;通过积极向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报送民政领域工作信息,被《昭通信息》《昭通政务信息》采用后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或向社会公众公开。三是强化目标任务。2018年,市民政局相继印发了《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方案》《昭通市民政局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和责任科室,并指导各县(市区)民政局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2018年,市民政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616条,其中在“昭通市民政局”网站公开356条、在“昭通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139条、在“昭通市社会组织”微信公众号公开73条、在“昭通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公开48条;同时,上报政务信息被“云南省民政厅”网站采用27条、被“昭通市机关党建网”12条、被“昭通政务信息”采用13条、被“昭通信息”采用15条。在做好以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市民政主要领导还开展政策解读1次(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上政风行风热线1次;对2018年承办的4件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在“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和“昭通市民政局网站”分别进行了公开;切实做好2018年财务预决算和绩效评估报告的公开;接听96128热心电话76人次,办理(结)市长热线反映事项3件;对救灾物资储备库等重大项目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公开。全年“昭通市民政”网站正常运行,没有被上级监管部门通报过。
三、主要经验
(一)严格审查公开属性。各科室拟制公文时,必须明确公开属性,即“主动公开”“删减后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拟明确为“删减后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属性的公文,要依法依规说明理由,报批前送办公室审查。特别是拟报请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公文,起草科室必须对公开属性提出明确建议,并说明理由。各科室(单位)拟制的公文未明确公开属性,或者未依法依规说明理由的,办公室按照规定予以退文。
(二)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属于但不限以下范围的信息,不予公开:已标注国家秘密标志,并仍在保密期限内的信息;已满保密期限,但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信息;标注“内部文件(资料)”、“注意保存(保管、保密)”等警示字样的信息;应由其他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务信息(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三)严格考核结果运用。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综合科每月公开政务信息不得少于1条,政务信息纳入《昭通市民政局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实施奖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机关科室年度综合考评内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2019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问题。一是部分科室政治站位不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合力不够。二是各科室撰写政务信息的水平参差不齐,政务信息质量还有待提高。三是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效性还把握的不够好,部分科室还不同程度存在“催”“要”信息的现象。
(二)2019年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业务工作信息公开。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公布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权责事项运行流程图和服务指南,根据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全文公开。依法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按时公布统计公报、预决算信息、公开采购公告、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信息。二是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按季度公开全市核定灾情,本季度救灾工作情况和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按月公开城乡低保人数、保障标准、补助水平。按季度公开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人次数和救助管理工作情况。按季度公开婚姻登记工作情况。加大养老服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养老服务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做好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调整等信息公开工作。按季度公开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人数、发放标准、资金使用情况。按季度公开市级福彩公益金安排使用情况。及时公布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按月公开遗体火化数和节地生态安葬数。三是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舆情应对。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做好政策文件与解读工作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积极做好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回应工作,加强对双拥优抚安置、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救助、行政区划调整、养老、儿童福利工作领域政务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对12345热线来电、来信、来文要及时回复;对有关误读、曲解、不实等情况,要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及时开展有理、有据的回应。四是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完善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加强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内容的调查核实,确保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提升告知书制作水平,提升申请人的认可度,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并明示救济渠道,答复形式要严谨规范。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附件:昭通市民政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昭通市民政局
2019年1月25日
昭通市民政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