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适老版 | 支持IPV6
首页 数据开放 部门数据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

实施“全民找水”行动:全市水利部门派出49个业务指导组,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依靠群众熟悉当地水情优势,全面寻找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源,及时采取蓄、引、提等方式,努力解决各地干旱用水问题。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17867人次,找水51处。实施“天上要水”行动。由水利部门牵头,水文、气象部门联动,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及时会商研判,做好人工增雨准备,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人工增雨14次。实施“管网补水”行动。针对水量减少和水源枯竭区域,加快推进已开工水库建设,新启动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塘坝、水池等中小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通过补充水源等方式,有效解决部分乡镇、村组干旱季节饮水困难问题。目前,已建成饮水管网262千米,投入运水车辆1916辆次。实施  “工程调水”行动。通过库库连通、库河连通等工程调水措施,科学调度利用好区域间水资源,全市累计多方筹措资金1.57亿元,建设泵站8台,配套抗旱设备488台(套)。实施“全民节水”行动。市县联动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全民节水抗旱良好氛围。截止3月20日,全市库塘蓄水总量达5.4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3201.2万立方米、增加7.9%,8.75万饮水困难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得到保障。 昭通市水利局  2024年3月23日
昭通市水利局

2024-03-25

180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2022年,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昭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切实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高标准管好水资源,高质量用好水资源,高要求推进用水权改革,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增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本期《昭通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昭通市水利局发布的第二十三期水资源综合性年报。《公报》以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的内容要求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以水文部门的实测信息和水利部门的统计数据,以及各县(市、区)上报的供用水情况为基础,并收集统计、气象、农业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经过全面汇总和综合分析编制而成。附件:2022年昭通市水资源公报
昭通市水利局

2022-12-30

389

 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沿赤水河顺流而下,至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镇雄县坡头镇出境,赤水河在云南段蜿蜒流过97公里,河水清清,鱼翔浅底,沿岸大树参天,植被丰茂,竹子郁郁葱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与几年前小水电站横亘、沿途村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相比,简直是换了人间。陡然巨变,彰显了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以河长制为抓手和着力点的生态治理与保护成效。  扛着责任保护赤水河  赤水河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流经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至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汇入长江,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干流全长436.5公里,其中云南段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983平方公里,涉及镇雄、威信县17个乡镇152个村(社区)104.2万人口。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酿制茅台酒的水就是赤水河的水。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祖国之光”,加上“四渡赤水”的千古绝唱,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云南省委、省政府两次在镇雄县召开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题会议,部署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部署,定期调度推动。昭通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现场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稳定向上”“六大行动”和“八个关键词”要求,开展全流域全面禁渔行动、“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防治行动、生态修复行动、绿色产业发展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内的四十项重点任务,抓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  迎着困难保护赤水河  在过去的日子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所涉及的镇雄、威信两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治理与保护面临巨大困难。昭通市及镇雄、威信两县迎难而上,举全力挖掘最大潜力,奋力谱写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新篇章。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建有17座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一度为沿线村民照明和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为了修复赤水河流域生态,这些小水电站必须拆除,这无异于在沿线群众身上动刀割肉,其难度不言而喻。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只能耐心做好群众工作,舍小家顾大家,配合拆除这些小水电站。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沿线村庄过去没有一处有污水处理设施,沿线群众生活污水基本上是直排入河。这是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治理与保护面临的又一难题。昭通市委、市政府以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嚼碎的气魄,铁腕整治赤水河,市河长制工作领导组实施“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行动,持续开展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四乱问题”暗访拍摄,跟踪问效,督促整改。镇雄、威信两县河长办,定期巡河巡查,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移交问题清单,限时整改。  镇雄县整合涉农资金实施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沿河群众河湖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决扛起赤水河生态保护的重要责任。整治“四乱”,修复生态。  威信县建立“1个责任单位+1个河道保洁员公益岗位+10户农户”的共治、共管、共护赤水河“1110”长效管理机制,把赤水河流域(威信段)沿河所有居民住户全面发动起来,根据农户居住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组安排,互相监督,共同行动,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共同保护赤水河的良好新局面。  镇雄、威信两县还大力推进沿河两岸退耕还林工程,大量植树造林。  截至今年4月,镇雄、威信两县建立智能监管平台,查处非法捕捞案件4件;全面启动6个市级以上精品示范村、42个美丽村庄前期规划;镇雄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和2座1000立方米沼气池和2个年产2万吨有机肥厂及粪污转运中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持续巩固采砂采石治理成果,杜绝关停煤矿及砂石料厂重新生产;全面拆除了17座小水电站并完成生态修复。河长制实施5年来,昭通市、县两级多措并举、克难攻坚,以一江清水出云南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21年,赤水河成为云南唯一得到正面肯定的河流。
昭通市水利局

2022-12-12

3381

昭通市辖区内有大小河流393条、水库207座。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昭通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2471名河(湖)长积极履职,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水新格局。通过采取“联、护、培、清、引”的措施,进一步将河湖长制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到位”。  联:突出党建引领,建立联合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协同河湖上下游、左右岸的基层党组织创建河道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联建党组织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采取签订党建公约、召开党群联席会、开展联合党支部巡河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河(湖)长制、加强河湖保护治理的组织力,不断推动跨界河湖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  护:强化基层党组织,开展河湖保护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河湖保护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主题党日、双服务双报道、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广泛开展河湖保护治理。辖区内涉及落实河湖长制的社区党组织,积极组织到社区报到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开展河湖保护治理主题活动。同时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与河湖保护情况纳入积分管理量化考核。  培:培育示范点带动,实现成效双提升。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河长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区域推进”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势,推动“基层党建+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促进河湖流域范围基层党建水平与河湖保护综合治理成效双提升。  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清河行动”。昭通市结合美丽河湖建设和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安排部署,统筹爱国卫生运动、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对倾倒垃圾、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推进“河长清河”行动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  引: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党建+河湖长制”开展主题宣传,推广辖区内的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经验成效等。通过立标杆、广宣传,积极创新推动“党员河长”“基层党建+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等专题故事宣讲,形成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深入推进“党建+河湖长制”工作,旨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推行河湖长制中的作用,以党建引领,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将河湖长制工作和党建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河库水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河畅、水清、鱼游、岸绿、景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
云南政协报 昭通市水利局

2022-12-12

1133

11月13日,由云南省昭通市水利局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举办的“昭通市水利局业务骨干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昭通市水利局副局长徐震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华栋出席开班仪式。陈华栋致欢迎词。首先,他代表校方对来自昭通市的领导干部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给予此次培训信任和支持的昭通市水利局表示衷心感谢。随后,他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自2015年云南省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共建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合作方式形成了丰硕合作成果。2020年,双方还共建了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并于今年6月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校地合作成果。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与云南省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国务学院能与云南省昭通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徐震忠作开班动员讲话。首先,他就校方对本次培训班的组织策划和课程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他对全体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珍惜学习机会,昭通市水利局相关领导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外出学习机会;二是要务必结合工作实际,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为水利系统人才干部队伍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积累经验,为昭通水利事业新一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三是要求全体学员应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落实防疫规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他预祝此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学员们能够满载而归。本次培训为期一周,课程以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模式开展,课程内容涵盖“会议精神解读”、“上海市河长制监督和运行”、“干部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智慧水务”、“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并将组织学员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杨浦区黄浦江滨水区进行学习考察,在对党的历史进行学习回顾的同时,对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解。课程涵盖面广、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学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旨在解决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能,为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11月14日,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临港新城进行现场教学,首先前往滴水湖了解项目建设情况,随后前往上海临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了解临港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据悉,云南省与上海交通大学于今年6月签署了新一轮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继续做好洱海水环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等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培训等长期工作的同时,共同开启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国家级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工作的新篇章。省校双方以省校战略合作为重要抓手,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合作,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支撑。
昭通市水利局

2022-11-13

1123